美國媒體近日公佈了F-35A戰鬥機進行B61-12型核炸彈空投測試的畫面,這是美國首次公佈第五代戰鬥機測試投擲核武器的視頻影像。
據南部戰區官方微信號9月20日報道,陸軍第75集團軍某旅舉行授裝儀式,接收15式輕型坦克。
在2月9日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舉行的閲兵式上,該國從中國引進的SR5型火箭炮首次曝光。
一組中美俄四款隱形戰鬥機的“肚皮照”和“背部照”對比,它們分別是中國的殲-20戰鬥機、美國的F-22和F-35戰鬥機、俄羅斯的蘇-57戰鬥機。作者:徐璐明
近日,中船重工武船集團舉行了馬來西亞海軍瀕海戰鬥艦(LMS)首艦的開工儀式,馬來西亞意向採購總共多達18艘,去年簽訂了首批四艘的合同,四艘的合同總額為2.64億。
據巴基斯坦海軍官方推特6月1日消息,巴基斯坦海軍就購買兩艘054A型護衞艦與中國船舶工業貿易公司(CSTC)達成協議。
儘管官方並未公佈該艦的級別型號,但被廣泛稱為055級驅逐艦的下水還是引發強烈關注。到底這個"大餃子"為什麼這麼受關注呢?難道就是因為噸位超萬噸這麼一個亮點嗎?
外國網友于2月20日在國外社交媒體LiveJournal上傳了首張蘇-35SK在中國的地面清晰照片。照片上出現的人員均為俄方工作人員,應當是俄羅斯方面派出的廠家保障維護團隊。
《中國日報》英文版在2月3日發表的新聞稱,中國近期在西北地區進行了AR-2導彈的首次實彈測試,試驗中使用了彩虹-4察打一體無人機發射導彈,該導彈也可以由其他“彩虹”系列無人機發射,目前已有10個國家的軍隊在使用“彩虹”無人機。
可以看出,常規動力航母的耗費是非常高的,從短期看,核動力航母的造價要比常規動力航母造價高很多,尼米茲級級航母造價為50億美元,蘇聯的庫茲涅佐夫航母造價是30億美元。
2016年12月下旬在中國在線論壇上出現了一張H-6K轟炸機的照片,該機在機翼下每個掛架上掛在了6個250公斤炸彈,總計36枚,炸彈重量約9噸。《簡氏防務》認為這是中國空軍在展示新的對地打擊能力。
士兵們喜歡84毫米口徑的“卡爾·古斯塔夫”無後坐力炮,其原因顯而易見。這種武器對於打擊非車載步兵相當實用——尤其是在遠程情況下,並可以造成驚心動魄的爆炸。
8月15日出版的《解放軍報》刊發圖片,報道8月11日,西部戰區陸軍某炮兵旅在西北高原組織實戰化演練。根據其他報道對照推測,這應該是當時正在進行的“火力-青銅峽D”演習,參演部隊為54集團軍炮兵旅。圖中出現的火箭炮是我軍新型模塊化122毫米40管火箭炮。
從事飛行器設計將近三十年,黃領才參與並主持了多款飛機尤其是通用飛機的研製。然而,無論是對於這位資深航空人還是中國航空工業來説,研製一款即將承擔上天和出海重任的特種用途大飛機,都是從未有過的探索。
5月底,英國軍方和一家科技公司分別測試了其開發的水陸兩棲艇。兩者的共同點是:無論在陸路還是水路,設備都能以高速行駛,勝任全地形任務;水陸模式轉換迅速,可以在路況惡劣的地區行駛。水陸兩棲高速機動設備可應用的領域廣泛,前景看好。
為步兵戰車裝配該型號炮塔將大大提高戰車實力,因為世界上還不存在能夠經得起"貝加爾"炮擊的裝甲車和步兵戰車。多功能AU-200M型炮塔既能有效打擊廣泛的地面目標,又能抵禦空中襲擊。"貝加爾"每分鐘可射擊120次,最遠打擊距離達12公里。該炮塔可發射穿甲彈、殺傷爆破彈和導彈。
隨着中國人民解放軍15式臂章及軍兵種胸標陸續配發,我軍的軍服服飾在原有的基礎上又提升了一個檔次。這種革新體現出中國日益開放的文化氛圍以及我軍與時俱進、緊跟潮流的熱情。那麼,我們的軍服服飾與外軍相比還有哪些區別呢?筆者接觸軍服服飾已經有十幾年了,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美國、俄羅斯和咱們中國的軍服服飾文化。
25日,台灣《中國時報》報道,台灣民進黨新政府已經決定由台灣“漢翔”公司在台灣F-CK-1“經國號”(IDF)戰鬥機基礎上研製新型高級教練機,命名為“藍鵲”。
20世紀90年代,中國開始以更加低廉的價格供應中國版俄羅斯車輛。從2000年起,中國一直在銷售基於早期俄羅斯車輛設計的產品,但更加註重質量和耐用性。因此,有好幾個非洲國家都進口了WMA301型裝甲車。
匿名美國國防部官員稱,中國在今年4月12日進行了一次東風-41彈道導彈飛行試驗,試驗中導彈攜帶了兩個分導式彈頭。美國通過衞星和其他區域傳感器觀測了這次試驗。